涪陵榨菜(fúlíngzhàcài),重庆市涪陵区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.[1-2]涪陵榨菜选用涪陵特有的青菜头,经加工工艺制成的鲜嫩香脆的风味产品!与法国酸黄瓜、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,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(榨菜、薇菜、竹笋)之一!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“涪陵榨菜”于2000年4月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“FulingZhacai”于2006年4月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;“涪陵榨菜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5年1月21日被认定为“重庆市商标”;“FulingZhacai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10年12月17日被认定为“重庆市商标”!
产业化经营.涪陵榨菜实现了合同种植、订单生产,形成了加工大户、菜农紧密结合的榨菜加工三级网络,建立完善了“产业基地(加工大户)农户”的风险利益共担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机制.1家产业公司被授予“全国农业产业化产业”,5家公司被分别授予市、区级“农业产业化产业”。涪陵榨菜历经百年发展,形成了坛装、软袋小包装、听瓶盒装三大包装系列上百个品种!全形、丝、块、片、颗粒、酱以及鲜味、爽口、麻辣、广味、五香、保健和其它食品配制的新品种、新风味!
菜盐历来以四川自流井粗粒井盐为主.抗日期中,川盐实行统制配给,腌菜用盐按省政府规定,由榨菜同业公会向涪陵盐务局申请核定供应!但手续苛繁,盐局可任意核减,或不按时供给,加工户到时须用,不得不在黑市购买,每到春季涪陵常闹盐荒!涪陵解放后,盐运部门预作安排,先向食盐生产部门订货,专门加工粗粒洁白卫生盐,保证及时供应!1953年全县供就菜盐1270吨,1966年3200吨,1983年达到4万吨。辣椒和花椒、胡椒等辅助香料的配方、采购、加工,民国年间由加工户自行决定.
高品质涪陵榨菜
民国时期,厂商于头年交订金买期货,或于加工季节直接收购!20年代,有专事生货交易者,买卖双方由辛力作成,每万斤由双方各给佣金1元(银元)!1952年以后由供销社收购。青菜头的规格,30年代已定肥大、质嫩、性脆者为上品,空花、瘦长、皮老、筋多为劣货!50年代起供销社收购规定:“冒顶”(未抽薹前)砍菜,切掉老根,上齐菜心,去叶无“鹦哥嘴”和菜匙,个重在125克以上的优良品种为合格菜;凡淘汰劣种及65至125克的良种菜且剔修合格者作小菜(次级品)收购!
涪陵榨菜
民国初期,榨菜加工已打开独家经营的局面,群商蜂起,争相仿制,竞争激烈。各地厂商围绕提高工效,降低成本,保持质量,不断改进和革新工艺!至20世纪30年代初期,主产品的生产,从原料到成品一般要经过13道工序,即选择菜头、菜头切块、搭菜架、穿菜、晾菜、第一次盐腌、第二次盐腌、淘洗、榨除盐液、挑菜筋、第三次盐腌并加辣椒香料、装坛、封坛口.30年代以后合并为10道工序,即选菜、晾菜、下架、腌制、修剪、淘洗、拌料、装坛、封口!
我们推荐涪陵榨菜
涪陵网坐落于重庆市涪陵区桥南红光居委一组,是重庆重庆涪陵区***企业,公司业务联系人军:13709460479, 期待您的来电咨询更多关于榨菜相关信息!
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宜青菜头大面积的种植,涪陵地区青菜头种植面积占全国青菜头种植面积的420%,是中国规模大、集中的榨菜产区,获得中国“榨菜之乡”的美誉.涪陵地区青菜头在9月播种,10月移栽,在涪陵地区冷的4℃—5℃和大雾环境下生长,形成了青菜头致密的组织结构,铸就了涪陵榨菜特有的嫩脆品质!涪陵区青菜头种植种植涉及30余个乡、镇、街道16万农户60万菜农,形成了区域化布局,集中成片产业带,“涪丰14”、“永安小叶”、“涪杂一号”良种普及率达95%以上,是全国榨菜原料大产区。
主营概要:特产,榨菜,本地网
企业简介: 重庆车水马龙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-12-18,法定代表人为罗军,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001027958991864,企业地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桥南红光居委一组,所属行业为批发业,经营范围包含:批发、零售:预包装食品;农用机械、汽车配件、家用电器、服装;农机维修[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]***。重庆车水马龙商贸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(在营、开业、在册)。 查看更多介绍信息